
一般,我都喜欢先上“全家福”,再来讲故事。
第一次去天台山慈恩寺是2016年的3月8日,当时觉得好玩儿,然后为了请佛菩萨保佑我可以赚钱的态度去的(现在才觉得自己的想法有多幼稚了)。这一次2017年春节,我来的原因很简单,就是一个念头从脑海中一闪而过,就是“去慈恩寺”,仅此而已,然后我就来了。
凌晨3点半,照常在凌乱的寒风中不情愿地起床,在睡眼惺忪中去上早课,路过钟鼓楼,这却是我第一次认真驻足聆听这庄严而神秘的钟声,抬头仰望星空,漫天繁星,上一次见这样的星星,应该是在丽江了,这样的夜,寒冷却让人放心、安心、静心。
禅修期间每天必须的念经礼拜,我可以清晰感知到寒风穿过我耳后,这种感觉真的不太让人舒服,而在回家后,却怀念这样的生活。也许人矛盾的地方就在于此吧,总想着尝试不同的生活方式,却没有办法守住自己的内心,所以也时常容易觉得厌倦。1个小时的诵经结束以后,我们都会做慈恩操和打坐。打坐的时间,是让我觉得最痛苦的时间,因为每一分每一秒,都让我觉得极其漫长,所以从上次打坐以后我把它和“痛苦”画上了等号。
与其说是痛苦,不如说我已经习惯了快节奏的状态,自然而然中已经放弃觉知自己的机会,我讨厌安静,讨厌独处,讨厌一切自己觉得无聊的时光,所以我拼命和不同的人聊天,拼命工作,拼命想要热闹,拼命融入这个有些时候也会让人觉得不安的世界,因为我不敢让自己停下来。
此刻,我不得不穿插一个小故事。因为机缘,来到圆徳师的圣霞洞,去的途中,我可以清晰听到鸟儿的欢叫声;柳枝在阳光下灿烂微笑;头发在微风中凌乱舞蹈…惊喜感知到这叫做“幸福”。
也许,当你觉知自己在当下过着简单的生活,它并不像你想象般锦衣玉食,却能让你时刻感受活在当下的美好,清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。当我们还在世俗的名利中迷惑不堪时,有人在这样一个世外桃源诵经,又何尝不是对自己人生的一种修行?也许我们应该适当停下来,让身体和灵魂在这个漫长的人间相遇然后融合,再往前走。
这一刻,让我觉得静下来不再是煎熬,而是自己和自己的对话,我清晰感觉到自己的一呼一吸,心脏有规律地跳动,阳光照在身上,每一个细胞都在跳动,打坐在那一刻变成了一种享受。
沐浴在音乐声中,打坐喝禅茶,这是我最喜欢的了。闭上眼睛,感觉自己在山涧、在草原中、在沙漠上,在任何你想去的地方,亲近每一寸土地。
在这里给大家透露一个小秘密,下午的三点到五点喝茶对我们的身体非常有好处哦!此时人体的膀胱经当值,且与五行中阳金相应,身体需要充足的水分参与运化,如果“申时”可以让身心停下来,安顿地把茶喝透彻,喝到身体微汗,一是清净身体,二是平静情绪,三是建立习惯。这个时辰有喜欢喝茶的我们约起来吧!
平时我都会在吃中各种选择,面对选择越多,好吃的越多,到最后害怕选择。在天台山慈恩寺,用斋却成了我每天的期待。这里的食物,没有过多的加工,基本都是寺院种的或者是全国各地的信众送来的,每次我都可以吃下两碗,恨不得让义工们多给我再加两勺。
为什么这里的食物如此普通,却让人每天都这般期待呢?也许是因为吃到了食物原本应有的味道吧!
去年和智渡法师 一起上山采摘松子,今年无意间看到师父、同修们和义工们在一起干活。也许这是为什么我每次到天台山慈恩寺就感觉像是回家了吧!因为师父每次都说:常回家住住呢!
师父说过:
金刚不动地
文殊狮子吼
显密勤护持
转转也成佛
(也许你现在感觉看不懂,但是去了天台山慈恩寺,你就懂了~)
这一次的天台山慈恩寺禅修,机缘让我们遇见了净仲师,在茶寮听了他的故事,还有关于人生的一些理解,着实颠覆了我自己原有的很多认知。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:当我们不知道时,我们活在自己的认知当中,就会以为我们了解的就是全部,或者我们用固有知识去印证当下,所以我们才会在尘世中有着种种的执着。
新的一年,愿我们都可以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。如果觉得累了,也许可以“回家”(天台山慈恩寺)坐坐,偶尔换一种生活方式,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惊喜。
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盏明灯,只要我们愿意打破黑暗,做一位主动开灯的人,光明就会实时来到, 阿弥陀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