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|念慧居士
(一)理想与现实
我想象中的出家僧人,身着大红色披单,在寒风凛冽的大雪天里,义无反顾在雪地里走着,有着一副大丈夫独有的大义凛然的姿态,令人赞叹和神往,然而事实却是这样的......
一年前,我兼职担任天台山慈恩寺的网络义工,印象最深刻的是网络平台上隔三岔五有人给我发来消息,他们有着各式各样的理由想要“遁入”空门,每次我都详细询问他们各自的发心,越是深入了解世俗上多数人的想法,我越是困惑!直到后来,我断断续续的在慈恩寺生活了三个月,通过那段时间的观察,对于出家人的生活,有了初步的了解。
天台山慈恩寺的出家师,除了每日清晨四点例行的早课,傍晚六点的课诵和初一、十五的诵戒,以及上供、过堂、普佛等等,还要遵守“一日不作、一日不食”的百丈清规,僧人们的生活日日如此,月月如此,非常具有规律、节奏紧凑,看似时有安逸,其实是十分清苦的。
早晨六点半,难得不再下雨,算是好天气。大众用早斋时,听到住持大和尚又下达了“出坡指令”,老人家总是不教人闲着,慈恩寺正在扩建中,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总有忙不完的活儿,老人家还说:“等寺院建设完工,别以为就没事干了!还有很多地,留给你们种菜......”这一幕让我联想起《米拉日巴尊者传记》所记述的,米拉日巴尊者向他的法师玛尔巴求法,法师玛尔巴让米拉日巴尊者先盖房子,反复的盖了拆,拆了再盖,百般地折磨考验……
(出家人与义工在田里劳作)
(出家人在盖房子)
比较之下,天台山慈恩寺住持大和尚对出家师们的“调伏”,岂止是温柔以待!换位思考,末法时期人心脆弱且浑浊、不堪一击,师父若常现“忿怒相”,恐怕徒弟们受不起,纷纷撂担子走人,忏悔心未生反倒起邪见。想到这,对于末法时期勇于出家的修行人,愈是心生崇敬之情。世间凡夫俗子一味的追求名利、沉溺于儿女情长,作茧自缚身陷囹圄。都说出家需要大福报,我想,大福报缘于出家修行人对于正法不二的信心和累生累世的修习,方能现出家相,续佛慧命成就世间无上福田啊!
(备注:“忿怒相”指诸佛对治众生的刚强习气所现的调伏相,相虽忿怒,心极慈悲。)
(二)大寮中的比丘
“民以食为天”是中国饮食文化的形容词。佛门之中,也有句相似的话:“法轮未转,食轮先转”(佛门办造饮食的地方,叫做大寮),记得先前在大寮掌勺的僧人说,这寺院的斋饭,做起来很有讲究!首先营养搭配须合理,其次要开胃适口;既不能做的过于美味让人贪恋,也不能难以下咽教人起嗔。丛林里,许多大德都亲自服务于厨房,修行人之性命,实系于厨中人之手,如法办造饮食,奉佛供僧者,谓之大慈悲菩萨。故佛门有“三千诸佛皆出在厨中”之说。
说到慈恩寺的素斋,最具影响力和创造力的人物归圣清师父莫属。听寺院常住说,圣清师父已经在这儿修行了四、五个年头,只要圣清师父当值大寮,这斋饭的可口程度终有了指望,修行生活的幸福感显著上升。由圣清师父独创的慈恩一绝---“花生豆干香酱”,酱香浓郁、料足味美,下饭最佳;深受寺内义工和来自全国各地参加禅七的学员们的喜爱。此菜可谓名扬四海,老少皆宜,一度成为了游子们心中最难以忘却的味道。
(圣清师父)
慈恩寺住持智渡法师曾说:“知识分子往往喜欢诵经打坐,认为这样就是修行。你看看佛经里有哪一个(佛菩萨)是靠读经成就的,不是劈柴(成就)的就是烧火(成就)的。”
我曾私下问过圣清师父,慈恩寺的生活条件相较许多大寺院清苦得多,您是怎么想的呢?看着圣清师父一脸淡然洒脱,他慢悠悠的说道:“如果遇到比师父更“厉害”的......可这些年我没遇到。”
(备注:文中的圣清师父所指的“师父”指慈恩寺住持智渡法师。)
(图为圣清师父正在生火做饭)
起初的我对于佛门中的很多规矩不理解,认为佛陀制定的戒律过于严格,不合情理。带着众多疑问,我请教了圣清师父,圣清师父不厌其烦的为我讲述一个又一个的佛教故事,故事的内容生动有趣,让人很容易理解和接受其中的妙义。原来,在圣清师父的肚子里,藏着一本厚厚的“佛教经典故事大全”。
当值大寮是件苦差事,服务众生,都在平凡的日常劳作中践行。别人禅堂修行时,他们在奔波准备食材、做饭;别人用斋时,他们在一旁饿着肚子供应着,待大众吃完,才吃些残羹剩饭,大寮虽然是苦行地但却是成佛作祖之地。在悟道者的世界里,烧火做饭是神圣的,以一颗欢喜供养大众的心操办饮食,必能料理出无上菩提法味。
(慈恩寺素食)
(三)老友剃度了
如果说“花生豆干香酱”是寺院素斋的招牌,那么由住持大和尚智渡法师独创的“慈恩操”则是禅修中不可或缺的亮点。论“慈恩操”的标准姿势,在寺院里操练得最有型的非净仲师莫属。
海底捞月、龙抬头、屏息扭转、站桩、全身拉筋……这些动作竟然可以做得如此精准,净仲师灵活的肢体协调能力令人赞叹。
直到后来,净仲师的发小告诉我一个秘密。原来,净仲师出家前,是个业余舞蹈爱好者,年少时的他舞技精湛,曾因模仿“迈克尔杰克逊”经典舞蹈,而在所属的辖区内“一举成名”。如今的他换上僧服,带领着禅七的学员们坐禅、练操,他时而开朗风趣,时而稳健威严的僧人形象已深深植入众人的心灵。
净仲师未出家前,我们都是寺院义工团队的成员,每次我“工作”不顺心,胸口憋着一股火气,就找他顺一顺,把他整得一头雾水,却怎么也想不通,看着他一筹莫展的样子,我心里偷乐。
自他出家后,我再也不敢找他“麻烦”,这下可好!轮到他光明正大、理所应当的教育起我这个世俗凡夫,我只得耐着性子听他说着一堆的大道理,有时实在不耐烦,忍不住嘀咕:“得了吧您嘞!差不多行了!”
对于他的选择,我早有预感。那是2015年的春节前后,我与念袀师兄在居士楼的楼下聊天,眼看着净仲师推着一车的石块从我们面前经过,他的眼神直钩望着前方,口中大声的唱着《寒山钟声》:“南无清凉山金色界,大智文殊师利菩萨……”神情陶醉,像是沉浸在一片幸福海洋之中,任凭我和念袀师兄怎么呼喊他,都没有回应。我想,那一刻他的内心,定是感受到了诸佛菩萨慈悲的加持力。
净仲师出家后,我仍时常与他保持联系,在电话中,我对他念叨最多的是:“你现在可好了,能专心修行!我最近被些世俗上的事情整的焦头烂额,烦恼得很,打算过几天回寺院养养心,看望智渡法师……”电话那端的净仲师,一如既往的保持着幽默的语调:“太棒了!你来得正巧,香板已经做好了!再说我最近被师父给“虐”的,哎唷,你赶紧来替补吧!”
回到寺院的头天,我好奇得追着净仲师问:“快跟我说说,师父是怎么“虐”你的?”净仲师目视着前方,轻描淡写的说:“就那样呗。”
我虽还未被师父“虐”过,但师父的“忿怒相”,我可是见识过的,被师父那凌厉的眼神一瞪,脑海中“咵嚓”一声,仿佛整个世界坍塌了,吓得我转身就跑,抱头逃窜。奇怪的是,此后,我时而火爆,不愿服人的习性有了些许改变。
然而师父的“忿怒”只是外相,好比是父母教育子女,如果子女习气特别深重,屡教不改,父母有时现怒相来调教他们,让子女知道自己做错了,否则一味的纵容和溺爱只会害了子女。
在修行的道路上,净仲师绝对称得上是我的头号善友,我平日里喜怡放逸,以迟到、早退、缺勤为首,偶尔外出放个羊。净仲师看不下去了,他说:“念慧啊!你这三天打鱼,两天晒网的修行态度,是什么情况?”“昨天师父不是没在禅堂嘛?我没看见师父啊!”我回答。“噢!原来你修行是为了师父修的唷!”他这一句话说中要害,我顿时面红耳赤,“好啦……我知道了!我去还不行么……这就去!”
(四)换上僧衣的大力士
真正有实力的人,往往是最低调的。慈恩寺里隐藏着一位高人,堪称中国乡村版“施瓦辛格”,他就是义工团队中的大力士净祥师兄,自他踏入慈恩寺的大门,便一举包揽下寺院建设中所有各种重体力活。
(净祥师兄参与白玉塔塔架拆装、玉塔吊装)
第一次见净祥师兄,他正用他那双粗壮的大手清理着花盆内的淤泥,说实话,起初还以为他是寺院雇来的包工头,瞧他干起活来那股废寝忘食的劲,师父一定支付了他不少的工钱吧!我想,当我得知他的身份和我一样是寺里的义工且已在这里干了大半年,那一瞬间,我被震撼了。
(净祥师兄与众人建设108座五轮塔的塔基)
相信在现实社会中,虽然也存在着像净祥师兄这般质朴的人。不得不说,这样的人我之前从未见到过,今个儿我这心情简直像拾到宝!我对净祥师兄产生了强烈的好奇感,在他劳作的时候,我常在一旁一动不动的盯着看,看得他心里直发毛,最后实在受不了,拎着工具跑到别处干活去了,原来他也会害羞的。
(净祥师兄当义工时的照片)
某一回,天都快黑了,已过了用药石的时间,却不见净祥师兄的身影,义工们四处找寻,才发现他趴在新建的房梁上睡着了,大概是太累了,每天从早干到晚不停歇,净祥师兄心情好的时候,那张嘴咧得老大,咯咯直笑……操着一口大伙儿听不懂的方言,他自称说的是标准的常德普通话,那场面可真是滑稽,像在表演一个人的情景喜剧。我曾担心,像净祥师兄这样的老实人,不出家修行太可惜,倘若他有天真出家了,轮到他弘法利生,讲经说法的时候,他一张嘴,信众们还以为是一见面就开始传密咒了。
(备注:“药石”指寺院提供的晚餐。)
(净祥师兄与众人建设寺院工具房)
在净祥师兄初到寺院的数月中,曾生过一场“怪病”,那时的他却一再坚持着每日辛勤劳作,即便是从内到外,他的身心已然不堪重负。在一次偶然间,我亲眼目睹了,住持智渡法师亲自为净祥师兄用力按摩着后背,智渡法师慈祥的笑着,安慰着他说:“没事啊…没事!”
在寺院慈悲雨露的滋养下,净祥师兄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逐日恢复了健康。
(备注:寺院设立了“中国玉观音义诊队”---天台山慈恩寺诊疗室,智渡法师身为“玉观音慈善基金名誉主任”,亲自为佛门四众、天台山其他寺院的僧人和贫困百姓提供免费诊疗。)
又过了大半年,我再次回到寺院,净祥师兄竟主动与我打起了招呼,他沧桑黝黑的脸庞,在阳光的照射下微泛着红润的光泽,能感受到他的性格变得开朗活泼了许多。有一回,我走在前往禅堂的山坡上,抬头望见净祥师兄在左前方正瞅着我,他朝我大声嚷道:“我看你一天换三套衣服,师父说修行人要少照镜子,晓得不……”我一下子愣住了!心想:他这一年来倒是学了不少,思想跨度变化也太大了!
(剃度)
就在今年四月初八的浴佛节,释迦牟尼佛诞生的纪念日,慈恩寺里传来了净祥师兄和另外两位义工师兄一起出家的消息。得知这个巨大喜讯,我克制不住泪如泉涌,净祥师终于决定留在慈恩寺了!能了无常路,此之谓大丈夫也,他最终勇猛地迈出了这一步……
(备注:出家后,“净祥”师兄法名改为“圣昆”,尊称“圣昆师”。)
慈恩寺的夜晚,宛若清凉的琉璃世界。这漫漫长夜,有多少人在黑暗中沉睡,又有多少颗心在梦境中悄然觉醒。
(未完待续,敬请关注慈恩寺微信号:ciensi 阅读更精彩的下篇)……
刚柔并济、老来出家、漫漫菩提路........
从科学的视角仰视佛教和慈恩寺禅修 | [2018-04-18] | (上)10天“世外桃源”古洞禅修的日子 | [2018-04-18] | (下)离心更近的地方 – 慈恩寺 | [2018-04-18] | 纪实:揭秘慈恩寺出家人的生活(上篇) | [2018-04-18] | 我只想要一次体验,慈恩寺给了我一场惊喜 | [2018-04-18] | 在慈恩寺,我看到了大爱! | [2018-04-18] | 那一刻,岂能是“幸福”二字可形容 | [2018-04-18] |
觉禅 | [2018-04-18] | 慈恩寺,真有大家说的那么神奇吗? | [2018-04-18] | 我所见过的:最适合真正修行的寺院 | [2018-04-18] | (上)10天“世外桃源”古洞禅修的日子 | [2018-04-18] | 慈恩寺,让我找回了孩童时的纯真快乐 | [2018-04-18] | 当师父跪下来的那一刻,我泪如泉涌 | [2018-04-18] | 深山古刹,不可思议的禅修经历 | [2018-04-18]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