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对“大师”,你怎么做?
2016-03-30 15:28
返 回
来源:天台山慈恩寺



        时下“大师”、“导师”、“活佛”……满天飞,当你面对他们时,你会如何看待、如何做呢?是有教必信、言听计从,还是将信将疑、加以排斥?或者是先学习了解、加以分析,再在实践中加以检验?
 
  在南传佛教地区,《卡拉玛经》是一部家户喻晓的经典,深受广大信众,尤其是知识阶层的尊重与推崇。为什么呢?《卡拉玛经 Kalama Sutta 》取自南传巴利文经藏《增支部 Avguttara nikaya 三集 65经》,《卡拉玛经》记述了佛陀对卡拉玛人的一番教诲。
 
  当时,卡拉玛人因不知如何抉择各位宗教师所言,不辨是非、不分真假,故请示于佛。事实上,这不仅是卡拉玛人所困惑的,也是人们在任何时代、任何地区都会面临的问题。即使在资讯发达的今天,我们有了众多的查询工具,有了一生难以读尽的典籍资料,也仍然无法保证:在面临抉择时能否作出百分百的正确判断。
 
  那么,我们又该何去何从呢?
 
  经典是这么说的:当卡拉玛人彷徨着、无法决定接受什么教义时,佛陀针对这一问题宣说了《卡拉玛经》,告诉迷茫的他们,也告诉了同样迷茫的我们:不要轻易成为别人思想的附庸。一方面当然要自净其意,但另一方面要有自己的自由思想,要相信自己的神圣价值和内在的理智。佛陀告诉我们不接受的原则,也告诉了我们接受的原则:
 
  一、不因为他人的口传、传说,就信以为真。
 
  二、不因为奉行传统,就信以为真。
 
  三、不因为是正在流传的消息,就信以为真。
 
  四、不因为是宗教经典书本,就信以为真。
 
  五、不因为根据逻辑,就信以为真。
 
  六、不因为根据哲理,就信以为真。
 
  七、不因为符合常识外在推理,就信以为真。
 
八、不因为符合自己的预测、见解、观念,就信以为真。
 
  九、不因为演说者的威信,就信以为真。
 
  十、不因为他是导师、大师,就信以为真。
 
  震聋发聩的上述十点醒世之言,突显了佛教求真、求实、求证的根本精神,有别于其它很多宗教单纯的、盲目的让信众信仰的做法。
 
  读读《卡拉玛经》,是否值得对我们平日里的言行作一些反思呢?在初步接触了解、得以确认之前,盲目信崇、或偏听他人的盲目夸张之词,是许多信众日后后悔或造口业之根源。


——天台山慈恩寺 住持 智渡法师